【續上期】
身為敬虔的路德教派信徒,巴哈勤勞讀聖經與信仰書籍。他的個人圖書館包括83本書,在他過世後被編成目錄。這些書都是信仰叢書。除了聖經,馬丁路德的著作有兩種不同版本,還有許多馬丁路德的追隨者、擁護者在十七、十八世紀的著作。
巴哈始終在他的信仰與音樂之間尋找心靈的連結,即使他在學習的中途,他的筆也很少停下來。聖經歷代志上25章提到大衛王為了聖殿的敬拜分派亞薩、希幔與耶杜頓的子孫任職音樂事奉,巴哈在這章注釋末端插入筆記:「這一章是所有上帝喜悅的音樂的真實基礎。」在歷代志上的結尾,巴哈寫道:「上帝透過大衛制定音樂,這就是明顯的證據。」
另一處巴哈喜歡的經文是歷代志下5:13,描述以色列祖先在聖殿的音樂事奉:「吹號的、歌唱的都一齊發聲,聲合為一,讚美感謝耶和華。吹號、敲鈸,用各種樂器,揚聲讚美耶和華說:耶和華本為善,他的慈愛永遠長存!那時,耶和華的殿有雲充滿,甚至祭司不能站立供職,因為耶和華的榮光充滿了神的殿。」巴哈在此經文旁寫了以下注釋:「凡有音樂奉獻的地方,上帝就必親切地出現在那裡。」
在巴哈的時代,路德派與虔信派產生了信仰上的爭議。巴哈雖是路德派信徒,但虔信派對神祕主義的熱情與渴望死亡的思想卻吸引著巴哈。不過虔信派是無可救藥的藝術痛恨者,認為教會的清唱劇是有罪的可恨之物,這點讓巴哈完全無法認同。
巴哈是徹頭徹尾的教會音樂家。在他聲望的最高峰,他離開了他僅有的世俗職位---利物浦王子宮殿的音樂總監,選擇到萊比錫擔任不起眼的教堂詩班指揮,在那裡他能夠再次隱居在沒有喝采、卻是他深愛的教會音樂世界。
巴哈晚年的視力衰退,65歲時幾乎失明。1750年他去世時並不出名,甚至沒有墓碑。他最後一首作品是在病榻上口述完成,這首合唱作品的標題是「我來到?的寶座面前」(Before Thy Throne I Come)。
巴哈卓越的音樂才華影響超過兩百年,後世音樂家們深信巴哈絕對有超凡的天份。但巴哈卻告訴學生:「只要你用功,勤於練習,你就會做得好。你的兩隻手各有五根健康的指頭,跟我的一樣。」問到關於他天份的秘訣,他的回答很簡單:「我生來就是要工作,有多少努力就會有多少成就。」世上是否有其他音樂家像巴哈如此勤奮,令人懷疑。巴哈無數的作品終於集結成冊並且出版,花了巴哈協會60年的功夫,出版60巨冊。
寫作的同時,巴哈的生活被數十種工作填滿,包括當管風琴家、指揮家、音樂總監、私人教師、拉丁文教師---更不必說還要扶養一個大家庭,而且經常因為調職而搬家。這也帶給他豐富的音樂靈感。然而巴哈生活的真正的神祕之處是:他到底哪來的時間作曲?而且其中有許多偉大的經典之作。
巴哈象徵德國新教徒的工作倫理。「我生來就是要工作」成為巴哈的座右銘。沒人聽過巴哈抱怨;相反地,巴哈似乎陶醉在苦幹工作的日子,尤其那段晚上偷偷抄譜的歲月。即使晚年快要失明的時候,巴哈仍狂熱地修訂他偉大的合唱作品。
巴哈對上帝的奉獻與熱愛音樂的動力留給後世欣賞他的人珍貴的禮物。他的多產成為音樂史上的傳奇,華格納對他的評價是:「所有音樂中最驚人的奇蹟」。
【巴哈作品推薦聆賞】
管絃樂:六首布蘭登堡協奏曲 6 Brandenburg concerti
鍵盤樂:十二平均律、郭德堡變奏曲、法國組曲、英國組曲、六首鍵盤組曲
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Goldberg Variations, 6 French suites, 6 English suites, 6 partitas
管風琴:D小調觸技曲與賦格 Toccata and Fugue in D minor
合唱:
馬太受難曲 The Passion According to St.Matthew
B小調彌撒曲 Mass in B Minor
聖母讚主曲 Magnificat
聖誕節神劇 Christmas Oratorio
復活節神劇 Easter Oratorio
教會清唱劇 第4號「基督受死亡綑綁」 Church cantatas BWV 4 “Christ lag in Todebanden”
第8號「我們的神是堅固的堡壘」 BWV 8 “Ein’feste Burg ist unser Gott”,
第140號「儆醒!夜已飛逝」 BWV 140“Wachet Auf! Ruft uns die Stim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