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內容 續上期】

朗格(Thomas G. Long)只用三頁來講最後一個重點,就是那些有活力跟有異象的教會的例子。他從全美國選出20個教會並去參訪,他覺得他們的崇拜不一定是完整的崇拜,也不是最好的例子;但是他們弟兄姊妹能夠好好地崇拜,所以他就知道那些領導人是怎樣的素質。他說,如果你是教會領導的人,你不能放棄領導;他覺得不能隨便請不成熟的弟兄姊妹去領聚會,因為你是牧者,你念過神學,你知道很多,只要你不是故意地落後、懶惰的話,牧者絕對應該是領導人。第二,他覺得領導人的訓練不能苟且,一定要很小心,所有的問題他一定要全部明白。有些傳道人說,音樂我不懂,所以我就不理這一部分就交給甲乙丙丁來做;朗格絕對反對這樣。他說,如果你不懂,你就要去進修,要把它搞好。第三,他覺得每一個人的恩賜不同,有的人好像我這麼緊張其實不適合站講台,應該找一些更適合的人;他希望領導崇拜的人是個非常開放的人。 有些人生出來好像我呢,我不笑的時候,這個嘴就放了下來,所以學生說 羅老師你非常嚴肅,但是我沒有辦法把嘴拉上去。我教會裡面有一個牧師,他就是這樣,不論怎麼看,你都覺得他在笑。真的是感謝主,這是恩賜,不容易找。不過朗格所講的就是我們要做牧者、領導的人,要學習怎樣去做領導,就要面對他們,講話的時候要看著他們的眼睛,這樣你才可以跟他們溝通。很多的人做主席是這樣低頭,不是他不能夠看人,也不是他記憶不好,只是沒有抬頭看人的習慣。所以 Speech 就是朗誦、演講、講道學,裡面一定把這些東西都學好,當然要有好的聲音,不要像我現在這個情況(聲音沙啞)。結構與內容 不能無知,他覺得風格與這兩方面的比重是:崇拜的結構與內容比風格更重要。 但是他不是說風格不必理會,他常常提醒牧師說,你們禱告時要用聖經裡面的話,這是最好的禱告。他舉了一個例子:彼得給官抓去監獄的時候,神晚上把他救了出來,他就去敲門,裡面有禱告會,於是使徒行傳記載那個禱告會, 他們怎樣禱告。這個很奇怪的,他們禱告的第一句是拿聖經一個聚會晚禱的禱告,所以他們也用公禱,有人反對把禱文寫出來給大眾用,但是使徒行傳有這個例子,但這是聖經的話語。第二句是他用詩篇的一個詩人的詩來禱告。朗格是教講道學的一個很好的教授,所以他把禱告用詞的風格在聖經重要性提出來。

最後他提到社群。我剛才舉很多例子,關於歡慶,最後我們會聽那首歌 他覺得所有的崇拜都應該遠望未來永恆,所以應該帶著歡喜快樂的心來離開,所以在美國很多教會的聖餐是非常歡樂的一個結束。我提的題目是除了讚賞他也批評他,當他講的非常積極 ,我們就要帶中庸,不要全部接受、相信他;消極的,他其實常常都是兩邊平衡,所以寫得很小心,有時候我覺得太小心。不過從教牧學的角度來看,他有很多非常精闢的眼光。他歡迎新的會友、外來人的時候,他是這樣寫,我們欣賞一下,做為我對那本書跟他這個人的讚賞:

「就是當我們把殷勤款待顯示給陌生人,不僅因為他們需要它,而是因為我們也需要它。門口的陌路人是一個活生生的符號和記憶,因為在(人生旅程中)我們全部都是陌路人。這不是我們的房子,我們的桌子,我們的食物,我們的住宿; (譯者按:房子指教會,桌子指恩典的聖餐桌,食物指感恩禮的餅與酒,住宿指神的居所。)這是上帝的房子,桌子,食物和居所。我們曾幾何時也是朝聖者和流浪者,客旅和陌生人,甚至是與上帝為敵;但是我們曾經也被歡迎進這個地方。信義宗禮儀神學家哥敦•萊思羅普(Gordon Lathrop) 深察我們若把殷勤款待顯示給陌生人,就說明『我們在這裡都是乞丐一等,恩典將使我們一同受寵若驚。』」

所以他對歡迎新的人有一種非常精明的看法, 我看完這本書的時候,我發覺什麼才是神喜悅的敬拜。他沒有清楚的意見,也沒有中國人的屬靈觀;關於崇拜 他沒有談到要好好地禱告。所以如果你屬於東方式的屬靈觀,你就說這本書好像不太屬靈。不是我的批評,我是從我們的文化方面來看,他有些東西好像沒有表示意見,是我們東方人常常表示的,就是禱告是最好的。他不談你要為教會禱告等等,他沒有。他做了十個結論,沒有一個是敬拜讚美系統的人熟悉的。如果你是敬拜讚美系統的,你就覺得他可能故意不幫你、不研究這樣的教會。 最後我說他只去過20個教會,我從一個學者的角度來看,只有20個教會 好像不太好;做問卷應該有500個以上才好,因為美國這麼大。我們就根據這本書做一個短短的教牧的反省:教牧的方案,音樂人一定要懂,我常常希望在教會做音樂工作的人都念過神學,這樣你與牧師傳道人同工的時候,彼此了解的程度會很好,他也尊重你,這個是很重要。有時候牧者覺得你完全不懂教牧的東西,有時候他可能覺得你是外人;我希望音樂的人能跟教牧彼此了解。

教牧的定位有三方面:第一,教牧要計畫未來一代、兩代、多代。很多的教牧說,我快要退休了,我不要搞那麼多東西;人家新派跟保守派在打架,我希望快一點退休,走吧。很多人都沒有想以後怎麼樣。有些希望有改革的,也沒有這樣想。用樂譜一定能把小孩教會怎樣去學新歌,要不然你教會有詩班的話會斷層, 因為這麼多的敬拜讚美都不用譜的話,你們斷層以後很難再接續。我幫助很多的教會改回比較傳統的時候,我發覺他們找詩班員非常地難,雖然他們教會有很多人學各種樂器等等,但是唱歌的人太少,唱得好的更少,所以幾乎不能組成一個詩班,因為已經斷層。他們沒有看以後的事情。到現在很多華人教會都沒有想到要有個跨代的敬拜,不過在北美已經很多的教會是老中青少在一起來崇拜,這是非常美麗的圖畫,神的心意就是要所有的人出生的時候已經在教會生活裡面,這種美麗我覺得我們都失掉了。

第二,我們常常說用心靈誠實來敬拜,誠實其實可以翻譯作「真理」, 一句很重要的話語,就是我們唱什麼、我們怎樣禱告,就表現我們是相信什麼,這個就會成為我們 一切崇拜變更的試金石。你要加什麼、要減什麼、要新潮、要回望時,我們都要看有沒有漏了什麼東西,是不是聖經的;我們有沒有加了一些什麼。我們希望不要太容易接受人家說「聖靈教導我如此如此」,我們真的要在聖經的查經方面下很重的工夫,因為崇拜戰爭的得勝者是魔鬼撒旦,他要把教會搞亂,所以唯有的方法就是要用從前一次交付聖徒的真道來小心看。我舉一個例子,關於在教會拍手,很多人問我可不可以拍手?我就做一些查經的工夫。詩篇47:1「萬民哪,你們都要拍掌!要用誇勝的聲音向神呼喊!」 有兩節聖經是認可的, 因為他用其他的創造說明大水在拍手 。詩篇98:8 「願大水拍手;願諸山在耶和華面前一同歡呼 ;」以賽亞55:12 「大山小山必在你們面前發聲歌唱;田野的樹木也都拍掌。」所以在崇拜裡面應該拍手了喔? 聖經裡面還有一句是用拍手來恭賀人,列王紀下11:12 「祭司領王子出來,給他戴上冠冕,將律法書交給他,膏他作王;眾人就拍掌說:願王萬歲!」這就是很多西方的人用拍手的意思。如果你有兒童詩班在這裡唱歌,你拍手的時候,你說我是向神拍手,就不是太誠實;我是鼓勵他們,是鼓勵的意思。其實孩子聽起來就他們唱得也相當好,所以拍手。我們不要欺騙自己說每一次拍手都是向神拍手,有些主席就說我們向剛才那個詩歌、向神拍手,這樣有時候是亂講。在社交上面拍手,就好像約阿施王做皇帝的時候,眾人就拍掌說願王萬歲,這個是常用的。不過聖經還有很多很多,超過十處的聖經,拍手是咒詛。我向你挑戰,你回去查經,我沒有騙你,這些拍掌拍手,都是神要罵他們,要懲罰他們的時候。 在美國講完道都有人拍手,唱完詩也拍手,領聚會的人就說是向上帝拍手,我覺得他對真理的認識非常膚淺。我舉這個例子不是告訴你請你回去跟牧師講不准拍手,你不要複述我任何的說話;你要回去查經。聖經裡拍手不好的比鼓勵的更多。我也拍手,但是我在最重要的時候、最合適的時候、去黑人教會的時候拍手。他們真的很準地拍手,準確地好像打擊樂一樣,那個是幫助他們、真的提昇他們的崇拜。浸信會侯士德 (Donald Hustad) 牧師講了以下這些話語:

「當我指揮詩班或彈奏風琴後,有人會拍手;作為聖樂事奉者的我想說:「我們打算把歌唱和奏樂當作讚美的祭獻給神;希望你以感謝的心安靜聆聽,留心當中的文字和音樂,用你自己所認知的『阿們』來回應,並在心裡和應為主所獻的音樂 (弗五19)。你若這樣做,我們所有人,表演者與聆聽者一樣,便能夠將讚美作為禮物獻給神了。但你若鼓掌,即使是出自好意,已經搶奪了我們獻祭給神的機會和權利了…又如果我接受你的鼓掌,得到人的表揚,就是馬太福音第六章2, 5, 16 節所說『已經得了他們的賞賜』,我便不能達成以敬拜為獻祭給神的本意了。」《擷取自「真敬拜:重現奇妙與威榮」翻譯稿 85頁》

我在夏威夷參加一個聚會,他們就在聚會以前有很長的時間獻奏,他們的程序表裡面有這段記述,他們說:「我們在聚會以前的音樂是一些有恩賜的音樂家 每一個禮拜的奉獻,他們奉獻,第一是給神,第二是為了那些預備來崇拜的弟兄姊妹。你可以用這個時間做你個人的一個安靜的時間,請你尊重這種音樂的恩賜,就安靜地來聆聽。」我覺得我們華人教會要好好解經,在崇拜裡面的拍手,要重新考慮一下 。這是教牧方案的另一方面。第四,不要僵化禮儀、不能默守秩序、自由成規;音樂家就可以做這個做得很好。我們剛才唱了第三首的始禮頌,如果你覺得始禮頌是一種默守成規的禮儀的話,你最好是每一個禮拜換一首,就根據講員的信息還是根據教會年這樣。音樂人就會非常高興,因為他每個禮拜都有新歌可以唱,這是有禮儀的自由。不要說禮儀是把你綁住,其實是釋放你們。奉獻以後如果要唱一首歌,很多香港的教會會唱 「萬物都是從主而來」這首歌 一唱就唱了幾十年,這才是封閉的禮儀主義;但是我在我的教會裡面寫了很多首,於是每兩個月就換,於是我們有很大的自由來在奉獻之後 唱一首奉獻頌。我們真的希望教牧們能夠學習 ,訓練深化、廣化。不知道你們教會有沒有崇拜禮儀委員會 ?感謝主,因為由一個主席或敬拜團把崇拜變來變去,是非常危險的事情。以前教會的公會是很多教會的代表、神學院的同事跟牧師一起來討論,但是現在實在是太過容易了。音樂人會這樣想:所有人都學音樂真好啊!如果牧師都學音樂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待續)




【續上期】

身為敬虔的路德教派信徒,巴哈勤勞讀聖經與信仰書籍。他的個人圖書館包括83本書,在他過世後被編成目錄。這些書都是信仰叢書。除了聖經,馬丁路德的著作有兩種不同版本,還有許多馬丁路德的追隨者、擁護者在十七、十八世紀的著作。

巴哈始終在他的信仰與音樂之間尋找心靈的連結,即使他在學習的中途,他的筆也很少停下來。聖經歷代志上25章提到大衛王為了聖殿的敬拜分派亞薩、希幔與耶杜頓的子孫任職音樂事奉,巴哈在這章注釋末端插入筆記:「這一章是所有上帝喜悅的音樂的真實基礎。」在歷代志上的結尾,巴哈寫道:「上帝透過大衛制定音樂,這就是明顯的證據。」

另一處巴哈喜歡的經文是歷代志下5:13,描述以色列祖先在聖殿的音樂事奉:「吹號的、歌唱的都一齊發聲,聲合為一,讚美感謝耶和華。吹號、敲鈸,用各種樂器,揚聲讚美耶和華說:耶和華本為善,他的慈愛永遠長存!那時,耶和華的殿有雲充滿,甚至祭司不能站立供職,因為耶和華的榮光充滿了神的殿。」巴哈在此經文旁寫了以下注釋:「凡有音樂奉獻的地方,上帝就必親切地出現在那裡。」

在巴哈的時代,路德派與虔信派產生了信仰上的爭議。巴哈雖是路德派信徒,但虔信派對神祕主義的熱情與渴望死亡的思想卻吸引著巴哈。不過虔信派是無可救藥的藝術痛恨者,認為教會的清唱劇是有罪的可恨之物,這點讓巴哈完全無法認同。

巴哈是徹頭徹尾的教會音樂家。在他聲望的最高峰,他離開了他僅有的世俗職位---利物浦王子宮殿的音樂總監,選擇到萊比錫擔任不起眼的教堂詩班指揮,在那裡他能夠再次隱居在沒有喝采、卻是他深愛的教會音樂世界。

巴哈晚年的視力衰退,65歲時幾乎失明。1750年他去世時並不出名,甚至沒有墓碑。他最後一首作品是在病榻上口述完成,這首合唱作品的標題是「我來到?的寶座面前」(Before Thy Throne I Come)。

巴哈卓越的音樂才華影響超過兩百年,後世音樂家們深信巴哈絕對有超凡的天份。但巴哈卻告訴學生:「只要你用功,勤於練習,你就會做得好。你的兩隻手各有五根健康的指頭,跟我的一樣。」問到關於他天份的秘訣,他的回答很簡單:「我生來就是要工作,有多少努力就會有多少成就。」世上是否有其他音樂家像巴哈如此勤奮,令人懷疑。巴哈無數的作品終於集結成冊並且出版,花了巴哈協會60年的功夫,出版60巨冊。

寫作的同時,巴哈的生活被數十種工作填滿,包括當管風琴家、指揮家、音樂總監、私人教師、拉丁文教師---更不必說還要扶養一個大家庭,而且經常因為調職而搬家。這也帶給他豐富的音樂靈感。然而巴哈生活的真正的神祕之處是:他到底哪來的時間作曲?而且其中有許多偉大的經典之作。

巴哈象徵德國新教徒的工作倫理。「我生來就是要工作」成為巴哈的座右銘。沒人聽過巴哈抱怨;相反地,巴哈似乎陶醉在苦幹工作的日子,尤其那段晚上偷偷抄譜的歲月。即使晚年快要失明的時候,巴哈仍狂熱地修訂他偉大的合唱作品。

巴哈對上帝的奉獻與熱愛音樂的動力留給後世欣賞他的人珍貴的禮物。他的多產成為音樂史上的傳奇,華格納對他的評價是:「所有音樂中最驚人的奇蹟」。

【巴哈作品推薦聆賞】

管絃樂:六首布蘭登堡協奏曲 6 Brandenburg concerti

鍵盤樂:十二平均律、郭德堡變奏曲、法國組曲、英國組曲、六首鍵盤組曲

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Goldberg Variations, 6 French suites, 6 English suites, 6 partitas

管風琴:D小調觸技曲與賦格 Toccata and Fugue in D minor

合唱:

馬太受難曲 The Passion According to St.Matthew

B小調彌撒曲 Mass in B Minor

聖母讚主曲 Magnificat

聖誕節神劇 Christmas Oratorio

復活節神劇 Easter Oratorio

教會清唱劇 第4號「基督受死亡綑綁」 Church cantatas BWV 4 “Christ lag in Todebanden”

第8號「我們的神是堅固的堡壘」 BWV 8 “Ein’feste Burg ist unser Gott”,

第140號「儆醒!夜已飛逝」 BWV 140“Wachet Auf! Ruft uns die Stimme”



聖經裡面有一句話說:「神為愛他的人所預備的,是眼睛沒有見過,耳朵沒有聽過,人心也沒有想過的。」我學音樂的歷程也是如此。

在學音樂的路上,有三件事我很難克服。

第一件事情是:學音樂很花錢,可是我們家沒甚麼錢。

第二件事情是從第一次事情衍生出來的,那就是:沒有錢就買不起好樂器,所以我一直沒有好樂器。

第三件事情,是我天生就很容易緊張,上台也很容易失常。

我就從這三件事上來分享上帝是如何幫助我在這些難以克服的困難中得勝。

我從小在音樂班長大,大學畢業之後工作一年,存錢準備到德國參加音樂院的入學考試。我很幸運地,一到德國就考上科隆音樂院,只是接下來必須面對的,是不知道用哪裡來的資金完成我在德國的學業。在我的碩士學業即將邁入第三年、也就是最後一年的時候,我向銀行借來的留學貸款差不多用罄。家裡沒辦法繼續支持,我就得要自己想辦法。那時候在學校裡,聽同學說到德國樂團會頒發獎學金給考上實習的音樂院學生,儘管我當時才到德國一年多,以德國人的步調和標準來說只是個Beginner,但我還是決定投入那年的樂團考試。德國有兩百多個樂團,其中只有不到二十個樂團會開出實習生獎學金,而這些獎學金則是由全德國不分國籍的音樂院學生來爭取。有兩個月的時間,我幾乎都在火車和考場上度過。我說過我天生很容易緊張,雖然有時候覺得自己拉得還不錯,但臨場還是很容易因為經驗不足而怯場。兩個月以來,我總共參加了十個樂團徵選,有時候第一輪就被淘汰,有時候能晉級,甚至有時候能成為進入到最後一輪的少數幾個人,但總是差臨門一腳。在我的第一場考試結束之後,該樂團的中提琴首席問我說:「妳用得是真正的中提琴嗎?是made in china的嗎?它的聲音聽起來很像小提琴!他又說:妳看起來很容易緊張,妳可以考慮服用一種藥物來克制妳的緊張。」 這些話聽起來很尖銳,但是對德國人來說,他們只是就事論事而已。這位中提琴首席點出了我的兩個問題,一是我的樂器不夠好,二是我上台太容易緊張。我回學校之後就和我的教授討論這些問題,他問我說:「妳在上海沒有有錢的親戚嗎?」教授當然是開玩笑的,於是他雖然不太願意我現在就去參加樂團考試,但還是去幫我向學校借了一把琴。學校主動出資調整樂器,這對我來說簡直是不可思議!琴借我用,不用付錢就算了,還幫我出錢看我想找哪位師傅來調整樂器,直到我滿意為止?德國音樂院培養人才的資源和法則令人驚嘆,於是樂器的問題就這樣暫時解決了。

雖然還沒完全掌握新樂器,我還是帶著學校借給我的琴去參加我的最後一場考試。這是我今年的最後一場考試,意思是說,如果我沒考上,沒拿到獎學金,就沒錢繼續念書了!這是很關鍵的考試,是我最後的機會和希望。

我在這場考試中表現得還不錯,一路進到了最後一輪。到了最後一輪的時候,我把耳朵貼在音樂廳的門上偷聽別的考生拉琴,覺得自己從來沒離獎學金這麼近過。但很可惜,我最後只拿到第二名。樂團表示願意聘請我作為槍手,但槍手沒有每個月固定的獎學金收入,是有演出才有收入,於是我很失望地打包,坐上火車回家。

所有的考試都考完了,我一個樂團都沒考上,沒拿到獎學金要怎麼繼續念書呢?我左思右想了好幾天,最後決定明天就要去漢堡王應徵櫃台人員。我從大學時代就開始打工教小朋友拉琴,從來沒有音樂以外的工作經驗,買漢堡吃漢堡我都會,但漢堡要怎麼賣呢?我又苦惱又焦慮。

就在我準備要去漢堡王應徵櫃台人員的時候,我收到樂團寄來的信,他們問我是否還有興趣當他們的實習生,因為第一名的考生考上了更好的樂團,所以決定不來了!我理所當然馬上就答應了。終於有人可以幫我付學費了!就是我自己賺來的實習生獎學金!

不過,從現在起,到我領到樂團獎學金之間,還有一個月,但我已經幾乎要斷炊了,怎麼辦呢?

這時候,我高中時期的音樂班主任到德國來旅行,她特地繞到科隆來看我。我的老師是一位基督徒,她非常關心我,我不在台灣的時候,她也常常打電話關心我的母親,甚至還到苗栗去探望她。她到科隆來就住在我家,我當時準備煮稀飯給老師當早餐,但不小心水放太少就變成了一般的米飯,當時老師告訴我:「沒關係!任何事都有上帝的美意,稀飯變成乾飯我還可以帶便當哩!」老師臨走的時候給了我一個信封,裡面裝著五百歐元,那正是我一個月的生活費。我雖然推辭,但不禁嚇到:我真的就差這一個月!上帝當然知道,但老師怎麼會知道?

事情就是這樣,上帝透過樂團的獎學金和老師的資助,讓我知道這一切供應都不是因為我自己的能力,而是上帝無微不至的看顧。我拿到獎學金之後就開始了學校樂團兩地奔波的日子,每個月為了省錢,和同學分租在最破爛的公寓裡,零度以下的冬天,熱水三分鐘就用完,於是只能洗戰鬥澡;房間沒有冰箱,就把食物掛在零度以下的窗外來保持新鮮。為了省錢,不搭高鐵,改搭要轉七、八次車,來回十二小時都可以回台灣一趟,但一趟只要五歐元的慢車。日子非常辛苦,但非常踏實。拿樂團的獎學金念書生活,也在樂團學到很多在學校學不到的東西。連完成學業後要返回台灣的機票,都是用我辛辛苦苦賺來的樂團加班費支付的。

這是上帝在經濟上超乎想像的預備和支持。雖然我沒有一個富爸爸,但因為我有一位在天上的父親,所以一切的不可能都變為可能。

我在樂團中也使用樂團首席無條件借給我的樂器,所以雖然我自己沒有好樂器,但學校借了我一把琴,樂團又借了我一把。我在德國三年總共用了三把琴,上帝的預備真的是超乎所求所想。

前面說過我很容易緊張,上台常常失常。我總是為這件事向上帝禱告,可是總覺得上帝根本沒聽我的禱告,我還是一天到晚都很緊張、繼續一直在台上失常。但當我考上樂團之後,平均一個禮拜至少一場的職業演出,漸漸把我訓練得不那麼容易怯場,反而能夠享受在台上演奏的時刻。原來上帝不是沒聽我的禱告,而是祂要透過樂團的職業訓練來改變、更新我,使我在不斷的操練中更進步、更成熟。拉一場兩場很緊張,拉五十場一百場就不緊張了!這就是上帝教我的功課。

上帝就像一個父親,希望把最好的一切都給孩子。但我們在天上的父親更有智慧,祂不是有求必應,不是沒事就從天上掉五顆鑽石下來。因為你如果沒有成熟的生命,就算有了鑽石也會成為敗家子。上帝反倒是賜下困難挑戰來提升我們,並且親身在其中陪伴我們一步步走過,看著我們在祂預備的道路上漸漸長大成人。

我在德國求學的歷程中,經歷了許多又大又難的關鍵時刻,但上帝不斷幫助我,使我好幾次幾乎是毫無指望的時候,不可思議地勝過一切困難。這些過程讓我更成熟、也使我更認識賜下恩典的上帝。


不久前接連兩個颱風來襲,一個在父親節前籠罩全台灣,尤其讓北台灣的我們經歷了許久未曾有過的驚慌,真是“夜來風雨聲,樹木一片倒”。大家還記得那晚吧?!很少人能入睡,吹打窗戶的各種聲響,望著外面化成橫向的風雨,不遠處急速轉動的美麗華摩天輪。隔日打開大門迎來意外形成的“落葉地毯”,還有滿滿的木頭香氣,其實蠻讓人驚喜的。當然,可想見路上有多少橫躺的樹木、招牌及各種物品待清理,有多少人需要努力讓交通恢復順暢,使一切回歸正常。

另一個颱風,七夕後輕輕掠過東部,天空變成極致絢麗的彩衣,雲海與變化萬千的色彩讓人讚嘆著上帝這位最優秀的藝術家。許多人看到了虹與霓,讓紛擾不已的社會暫時轉移注意力,其實世上還是有值得欣賞的事物,值得珍惜的親友們,值得慶祝的日子。

還有多少人真的在意國家的生日?還是就是個連假,可以從工作中抽離個幾天?也許有著不知自己是哪國人的奇妙情感?無論如何,上帝賜給我們的產業,就理當好好經營,疼惜愛護,而不是無止盡地掠奪。即使有歲月痕跡,歷史的糾結,大家還是可以在這裡共同生活、分享喜悅、推翻不義、驅逐惡人。我們有著台灣式的人情味,有著特殊的文化背景,更有獨特的景色,對彼此的關懷依舊強烈。

今年音契10月10日,雙十國慶這天,在國家音樂廳展開音契第31個年頭的第二場音樂會。當媒體注目著正妹、討論著歷史的癥結、在意藝人情事時,有一群很努力的音樂人,正拚了命想傳遞音契時代篇“輕柔的,安詳的”訊息,以古典音樂浪漫地慶祝國家生日。期許國人在生活中,能充滿藝術氣息,用音樂豐富人生,也讓作曲家們淬鍊的經典作品,與我們心靈對話,在世間的愛恨情仇中,找到人生的方向。






捐贈戶名:財團法人音契文化藝術基金會
郵局劃撥帳號:19577978
銀行帳號:140-50-199345
(第一商業銀行 圓山分行)
出版者/財團法人音契文化藝術基金會
音契合唱管絃樂團
發行人/潘 冀   總 編/音契行政中心
美編/建鴻印刷設計 電子報/音契行政中心

...............【
欲取消訂閱本報者請來信】...............